阎浮提的拼音、解释、组词
阎浮提的简介:
yán fú tí/dī/dǐ
1.梵语,即南赡部洲。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阎浮提。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1.梵语,即南赡部洲。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阎浮提。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 AI解释
《阎浮提》是佛教术语,源自古代印度梵文“Jambudvipa”的音译。在佛经中,“阎浮提”特指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或者地球上人类所在的地区。在佛教传统的说法中,它相当于地球上的亚洲部分或整个陆地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 来源:这个词来源于印度古代地理概念,后来被佛教借用并广泛使用。
- 意义:在佛教经典里,“阎浮提”指的是众生居住的物质世界之一。根据《药师经》等记载,它位于须弥山的东南方位,是四大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中的一个。
- 文化意义:在佛教经典中,“阎浮提”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与众生的苦难和修行解脱有着密切联系。
造句
- 在《法华经》中提到:“我于阎浮提作狮子吼。”这句话意指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宣说佛法。
- 阎浮提众生虽然身处世间,但不应被世界的烦恼所束缚,而应追求解脱之道。
- 佛教经典中讲到,“阎浮提”的居民由于种种业力,会在各种不同的境界中受苦或享受。
- 在《楞严经》中有云:“汝今于此阎浮提内,普现无量亿佛身相。”这句话展现了佛陀的慈悲与广大。
- “阎浮提众生犹如漂泊在大海中的船只,时时刻刻面对着生老病死的考验。”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众生在世间所面临的苦难。
分词解释
阎
yán
1 里巷的门,亦指里巷。2 〔~罗〕佛教称鬼王,主宰地狱。亦称“阎王”、“阎罗王”。3 姓。
浮
fú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2 表面的:~皮儿。~土。~雕。3 空虚,不切实:~夸。~华。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5 暂时的:~记。~支。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7 超过,多余:人~于事。8 呈现,涌现:~现。~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提
tí,dī,dǐ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3 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5 率领,调遣:~兵。6 取出:~取。~货。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9 古代鼓名:“师帅执~”。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