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塞下的简介:
sāi/sài/sè xià
1.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1.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 AI解释
词语《塞下》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地名用词: 指古代边疆要塞之地,通常泛指长城以北、西北地区。在古代中国历史中,"塞下"往往特指边防地带,常用来描述与北方游牧民族相关的军事活动或诗文。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塞下”常常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象征,用于表现边疆的苍凉、雄壮以及军旅生活的艰辛。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在古代中国,"塞下"往往指的是那些具有重要军事防御价值的地方。例如长城附近的要塞。 - 历史意义:"塞下"一词不仅指具体的地名,还常常与边防、战争等军事活动紧密相关,是古代文化中边疆战事的一个重要意象。 - 文学艺术中的象征:在诗词歌赋中,“塞下”常被用来描绘一幅幅边关壮景的画卷,表达出一种豪迈激昂或悲凉凄美的情感。
5个造句
- 古代诗人常常吟诵“长城之外是塞下,烽火连天战鼓响”的诗句来表达对边疆战士的崇敬之情。
- 小说《塞外风云》中,主人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塞下的征程,肩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
- 在《出塞曲》的旋律中,诗人深情吟唱:“夜风萧瑟塞下城,边关将士泪满襟”。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即使没有身处塞下,人们也能感受到那份思乡之情。
- 电视剧《边疆风云录》中,主人公在一次激战中受伤后,他深情地对好友说:“希望有生之年能再回到那片曾经战斗的塞下之地。”
以上是对词语“塞下”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塞
sāi,sài,sè
1 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