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圣时的简介:
shèng shí
1.圣明之时。
1.圣明之时。
- AI解释
词语“圣时”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也可以泛指任何被认为非常吉祥、值得庆贺的时期。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创作或古典文化研究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详细解释
- 圣:这里指的是圣明、圣洁等美好的意思。
- 时:时光、时代的意思。
综合起来,“圣时”意味着一个理想中的盛世或美好时期。在古代文献中,人们常常希望自己的时代能够达到“圣时”的标准,即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状态。
造句
- 在那个圣时,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 古人常常向往圣时,认为那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 虽然我们已经过了圣时,但人们仍渴望通过努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 如果能够回到圣时,那该有多好!
- 他坚信只要改革到位,国家就能进入一个新的圣时。
请注意,“圣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这个词的含义。
分词解释
圣
shèng,kū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