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的拼音、解释、组词

皮里阳秋的简介:

pí lǐ yáng qiū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AI解释

皮里阳秋》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评价,但实际上内心对事物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周密所著的笔记小说集《齐东野语》,原意是指存放在肚子里、不轻易出口的见解和评论。

【详细解释】 - “皮”指人的皮肤。 - “里”与“外”相对,这里用来形容内部的想法或情感。 - “阳秋”是古时记事的一种风格,《春秋》一书就是以简洁客观的方式记录历史事件。后来泛指褒贬评说。

【造句】 1. 小张是个难得的人才,但他常常对领导的观点“皮里阳秋”,不直接反驳或指出问题。 2. 王教授为人谦逊,常把他的真知灼见“藏于皮里阳秋”,不愿轻易表露。 3. 这次选举结果,大家虽未公开讨论,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新任领导的不满,这正是典型的“皮里阳秋”。 4. 会议结束后,大家都赞同李经理的看法,其实他们心里早已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只是未曾直接表达出来,这就是“皮里阳秋”的表现。 5. 老王为人老练,遇到事情总是先思后言,喜欢将个人的观点深藏于心而不轻易表露,这正是“皮里阳秋”精神的体现。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皮里阳秋》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场景和表达意义。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