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橐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橐的简介:
fù tuó
1.背负口袋。谓游学;游历。
1.背负口袋。谓游学;游历。
- AI解释
“负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通常指背着装有书籍或文具的小袋子出行,强调的是古人求学时所携带的学习工具。在古代,“橐(tuó)”是用以装载物品的一种囊袋,类似于现代的书包或者背包。
详细解释:
- 负: 指背负、担负。
- 橐: 古代用来装书籍或其他文具的小袋子或口袋。在古代文人求学出行时,常背着这种小袋子以装载学习工具和书籍,既方便携带又可保护物品。
造句:
- 自幼喜爱文学的他总喜欢负橐前往附近的图书馆借阅各种经典著作。
- 在那个时代,许多学者都习惯于负橐游历四方,以便随时汲取新知。
- 老师要求同学们准备好课本和笔记,记得自己带好负橐上学。
- 为了准备明天的外出教学活动,李教授昨晚特地将所需的所有资料都整理在了自己的负橐里。
- 尽管身背沉重的负橐,但小明依然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分词解释
负
fù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