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口引的拼音、解释、组词
若口引的简介:
ruò kǒu yǐn
1.复姓。
1.复姓。
- AI解释
经过查询,我发现“若口引”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被广泛认可或使用的中文词汇。可能您输入时有误或者是一个特殊的术语、方言或者是某个特定情境下的用语。为了能够提供正确的信息和帮助,请允许我尝试以下几种可能性:
- 可能是“若隐若现”的误写,意思是事物不清晰、不太明显。
- 也可能是某种地方方言或特殊领域的专有名词。
基于第一种可能性进行解释: - “若隐若现”:形容事物时有时无、看不清楚的状态。常用来描述事物的一部分可以被察觉但另一部分则难以确认的情景,多用于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中。
【造句】 1. 天边的云彩若隐若现,美得让人心醉。 2. 他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3. 若隐若现的光线穿透了窗帘,给整个房间蒙上了一层浪漫气息。 4. 她的笑容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5. 山间的雾气时聚时散,山峰在若隐若现之间,如同仙境一般。
如果“若口引”确实是一个特定的词汇,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或上下文,这样我能够更准确地为您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口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引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