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之战的拼音、解释、组词
虎门之战的简介:
hǔ mén zhī zhàn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清军提督关天培率部固守各炮台,总督琦善不发援兵,守军寡不敌众。关天培在靖远炮台与守台官兵壮烈战死。虎门失陷,英军进逼广州。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清军提督关天培率部固守各炮台,总督琦善不发援兵,守军寡不敌众。关天培在靖远炮台与守台官兵壮烈战死。虎门失陷,英军进逼广州。
- AI解释
《虎门之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1839年6月25日至7月初在中国广东珠江口的虎门发生的中英间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主要是因为英国企图通过武力方式打开中国市场而引起的。
详细解释
在《虎门之战》中,清朝政府为了销毁英国商人走私进来的大量鸦片,由林则徐主导在广州虎门海滩进行了大规模的销烟行动,象征性地将这些鸦片销毁。然而,英国方面对此举动感到不满和愤怒,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贸易利益以及国家威严的挑战。因此,在此事件的影响下,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进攻,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正式开始。
造句
- 虎门之战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研究虎门之战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国际局势。
- 在纪念虎门之战18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 虎门之战中英勇的抗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 了解虎门之战的过程和影响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些句子不仅能够帮助理解《虎门之战》的历史意义和背景,也体现了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门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战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