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角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角的简介:

hú jiǎo/jué
1.胡人的吹乐器。

  • AI解释

胡角》,又称“胡笳”或“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吹奏乐器,主要流行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它起源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中发扬光大。胡角的构造独特,通常由木、竹、象牙等材料制成,形状像圆锥形的喇叭,音色悲凉而苍劲,能够模仿动物嘶鸣之声,也常用于吹奏哀怨悲壮的曲调。

在古代文人的诗作中,胡角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战争中的悲凉气氛。如曹丕《折杨柳行》中有“胡笳动边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通过胡角声传达出的浓重边塞氛围与战士们的哀愁。

下面提供5个包含“胡角”的造句:

  1. 夜幕低垂时分,远处传来了阵阵胡角之声,使得夜色更添几分寒意。
  2. 在古装剧《胡笳泪》中,主角常常在演奏胡角后感慨万千,表现出了他复杂的心情。
  3. 王维在诗作《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云:“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此处“羌笛”即为“胡角”的一种。
  4. 舞台上演员身着古装,随着一曲悠远的胡角声起舞,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遥远的时代。
  5. 这次音乐会邀请了多位演奏家表演各种传统乐器,其中就包括深情演奏胡角的一幕。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