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梁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字梁的简介:
gōng zì liáng
1. 工字形断面的轧制铁梁、钢梁或铸钢梁;亦指工字形断面的组合梁,尤其是用于钢铁结构(如钢架建筑物)中的梁。
1. 工字形断面的轧制铁梁、钢梁或铸钢梁;亦指工字形断面的组合梁,尤其是用于钢铁结构(如钢架建筑物)中的梁。
- AI解释
《工字梁》是一个描述建筑结构术语的词汇,主要指的是在桥梁或建筑物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梁。这种梁因其形状类似于汉字“工”而得名。“工字梁”的设计考虑了力学上的稳定性与结构强度的需求,在承载重量时能有效分散压力。
详细解释
-
定义:“工字梁”是一种常见于桥梁和建筑中的构件,由于其断面形状酷似汉字“工”,因此被称为“工字梁”。这种梁通常由上下翼缘板和腹板组成。
-
构造特点:在设计上,“工字梁”的两侧设有翼缘板(也称为翼板),中间有一条垂直的腹板。这样的结构使其不仅重量较轻,而且承载能力较强。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起重机等需要支撑大跨度和重载荷的场合。“工字梁”因其高效的设计而被许多工程师青睐。
-
优点:“工字梁”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强度与刚性较好,在受到外部负载时能有效分散压力,减少局部应力集中。
造句
-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稳定,“设计团队采用了大量高性能的工字梁”。
- “工字梁在工业建筑中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承受巨大的重量,还能提供优异的抗震性能。”
- “新型的工字梁结构使这座大桥变得更加坚固耐用,能够承载更多的交通流量。”
- “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工程师们常常使用工字梁来构建大型框架,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验证,这种采用工字梁设计的新款桥梁方案最终被选中。”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工字梁”的实际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字
zì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梁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