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的拼音、解释、组词

儒生的简介:

rú shēng
1.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研习儒家学说的学者。亦泛指读书人。【例】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书因而绝迹,也残害了许多无辜的儒生。

1. 研习儒家学说的学者。亦泛指读书人。汉.王充《论衡.超奇》:「故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三国演义》第八六回:「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

《儒生》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在古代中国社会里,“儒”指的是儒家学派的学者或奉行儒家思想的人。“生”,在此语境下,通常表示“学生”或“弟子”。因此,《儒生》这个词组主要用来指那些接受儒家教育、传承儒家文化的学者或是文人士大夫。

详细解释

  1. 社会角色:在古代中国,儒生是士大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官职,同时也致力于传播和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2. 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儒生通常接受了较为全面的文化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抱负。
  3. 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方式多以读书为乐,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声望。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科举考试的压力,以及在官场上的种种挑战。

例句

  1. 儒生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讨论经文,交流思想,共同进步。
  2. 这位儒生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品德高尚,在乡里间享有极高的声望。
  3.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青年,通常被称为秀才或举人,他们属于初等的儒生阶层。
  4. 他自幼便立志成为一位真正的儒生,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5. 儒生不仅注重个人修养,还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些例句展示了《儒生》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