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仆使的简介:

pū/pú shǐ
1.仆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仆人,受差遣的人。《董西厢》卷七:「门人报曰:『张先生仆至。』夫人与莺教召,须臾入。仆使阶前忙应喏。」

在古代汉语中,“仆使”一词通常指的是奴仆或仆人,是为别人服务的人。这个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 - 仆:指侍奉主人的仆人。 - 使:这里更多的是用来指代仆人的职责或者行为。

详细解释

  1. 身份地位:“仆使”一般是指家庭中的奴仆或雇工,他们在社会上属于较低的社会阶层。在古代中国,这种称呼通常是谦辞,表示说话者自降身分,以表现对对方的尊敬。
  2. 功能角色:这类人在主人家中负责处理日常杂务、照顾家庭成员、接待访客等事务。
  3. 使用场合:“仆使”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用作谦辞。在正式或礼节性的场景中较少直接使用。

造句

  1. 在古代的府邸里,那位老成持重的仆使总是面带微笑地处理着每一个细节。
  2.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被训练成了一个出色的仆使,能够胜任各种家务杂务。
  3. 大夫在宴会中谦虚地说:“今日之宴,全赖府上仆使周到安排,才有如此盛况。”
  4. 这位新来的仆使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5. 仆使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尽管地位卑微,但他们也为家庭带来了温暖与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仆使”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上述例子主要是基于古代语境进行的构想。在现代语境下,更常使用的词汇可能是“服务员”、“保姆”等。

分词解释

pū,pú

1 向前跌倒:~倒。前~后继。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