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仲子的简介:

zhòng zǐ
1.对兄弟中排行为第二者的尊称。 2.犹次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次子,以排行第二,故称为「仲子」。《明史.卷一六三.刘铉传》:「仲子瀚以进士使南方。濒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乃喜曰:『无玷吾门矣。』」

关于“仲子”这个词语,可能需要澄清一下。在汉语中,“仲子”并不是一个常见或广泛使用的词语,它并非特指某个人名或者专有名词。“仲”作为字通常指的是排行中的第二位(例如:长兄、二哥),而“子”在这里可能是名字的一部分或者是尊称。因此,“仲子”可能是在某些特定语境中使用的一个组合词。

但是,在一些古籍或特殊的文学作品中,它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仲子”也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或者是在某些特殊文本中的称呼方式。为了提供一个准确且有用的答案,请允许我假设“仲子”可能指的是《战国策》中的一位人物——孟尝君田文的别称之一,在古代,人们有时会根据个人特点或行事风格给某人起绰号,因此,“仲子”可能是对他的一种称呼。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仲子”的造句示例(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上述假设性解释构造的,并非历史真实存在):

  1. 传闻齐国的大贤者,人称“仲子”,与君王同席共饮。
  2. 仲子”不仅精通兵法,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文武全才。
  3. 多年以前,我有幸结识了那位被尊称为“仲子”的智者。
  4. 传说中的“仲子”,在各国间广为流传,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深远。
  5. 在那场辩论会上,“仲子”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辩才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如果有更具体的文化背景或典籍引用,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回答。

分词解释

zhòng

1 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2 在当中的:~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裁(居间调停、裁判)。3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