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朝钟的拼音、解释、组词

暮鼓朝钟的简介:

mù gǔ zhāo zhōng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暮鼓晨钟」。见「暮鼓晨钟」条。

2. 此处所列为「暮鼓晨钟」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李咸用〈山中〉诗(据《全唐诗.卷六四六.李咸用》引)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簷楹。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1>。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注解〕 (1) 挂情:寄情。挂,同「挂」。

3. 此处所列为「暮鼓晨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暮鼓」和「晨钟」是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因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认为「暮鼓晨钟」具有警世的意味。这句成语当来自于生活经验,较早的文献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诗,使用了「朝钟暮鼓」。这首诗表达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于京城的荣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都无法传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云高挂天空。世间的事物既分歧又复杂,还不如像那河边的人们,平淡的过一生。诗中充分表达出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后来「暮鼓晨钟」这句成语除用来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外,也用来指一日的时光,亦用来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暮鼓朝钟》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寺庙中早晚击打的钟声。"暮"指傍晚,“朝”指早晨,“鼓”和“钟”是佛寺或古刹里常用的两种报时工具。“暮鼓朝钟”反映了古代寺庙中早晚例行的法事活动之一——敲响暮鼓、早钟,以此来提醒信徒们进行早晚课诵或其他宗教仪式。

这个成语不仅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还常被引申为形容时光流逝或岁月更迭之意。例如,用以表达一天从清晨到傍晚的时间变化,或是借物喻人,描述某种生活状态或心境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

以下是五个使用《暮鼓朝钟》造句的例子:

  1. 每天听那庙里的暮鼓朝钟,似乎让人感到时间在缓慢地流逝,心中也渐渐宁静。
  2. 诗人常以“暮鼓朝钟”来寄托其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限遐想。
  3. 尽管外面的世界喧嚣无比,但寺庙内的暮鼓朝钟总能带给人一份心灵的慰藉和安宁。
  4. 每当听到那悠悠响起的暮鼓朝钟声,我就仿佛回到了年少时在老庙里度过的那段时光。
  5. 他的生活像极了“暮鼓朝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成语"暮鼓朝钟"的原意及其引申意义,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分词解释

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zhāo,cháo

1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今~。明~。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