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影片的拼音、解释、组词

有声影片的简介:

yǒu shēng yǐng piàn/piān
在观看影片画面的同时,能听到人物对话、旁白、解说词,以及音乐、音响等声音的影片。

  • AI解释

有声影片》,也称为“有声电影”或“sound film”,是指在影像中同时包含声音和图像的一种影视形式。它与早期的无声电影(即没有配音、音乐或旁白等声音效果的电影)相对,有声电影通过同步录音技术,在放映时能够播放出与画面内容相匹配的声音,包括对话、歌曲、音效以及配乐,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详细解释

  • 时间背景: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是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的关键时期。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被视为第一部成功的有声电影。
  • 技术特点
  • 同步录音:将声音与画面同步录制和播放的技术。
  • 录音设备:早期采用磁带或卡盘进行录音,后期发展到使用数字技术。
  • 声画关系:能够实现对话、音乐及环境声效与视觉内容的完美结合。
  • 文化影响:有声电影不仅改变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还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并为后来的声音特效、配音、剪辑等技术奠定了基础。

造句

  1. 这部有声影片的成功发行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2. 演员在拍摄有声影片时需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以适应同步录音的要求。
  3. 在电影历史的进程中,从无声到有声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 早期的有声电影尝试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5. 有声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的进步,还在于它对故事讲述方式和情感表达的新探索。

分词解释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yǐng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3 描摹:~写。~抄。~宋本。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piàn,piā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名~。2 切削成薄的形状:~肉片。3 少,零星:~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儿开会。5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药。一~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