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始的拼音、解释、组词
泰始的简介:
tài shǐ
1.古代指天地初开﹑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
1.古代指天地初开﹑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西元265~274)。
2. 南朝宋明帝刘彧的年号(西元465~471)。
《泰始》这个词并非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常用词汇,而是来源于古代典籍。它主要出现在《汉书·武帝纪第四》中,这里“泰”指的是安定、吉祥,“始”则是开始之意。“泰始”,在历史语境中多指帝王即位之初,国家政局稳定、社会秩序井然的状态,是一个褒义词。
详细解释
- 泰始:特指古代帝皇登基后的最初几年。这一时期往往被赋予政治清明、国运昌盛的美好寓意。
- 在《汉书·武帝纪第四》中的具体语境是:“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正月,诏曰:‘泰始立,布政教于天下’。”这里“泰始”实际上指的是汉武帝即位之初的状态。
造句
- “在泰始初年,汉室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经济繁荣,而且军事强大。”
- “他励精图治,使国家从内乱中恢复过来,在泰始年间实现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 “这个朝代最初几年被称为‘泰始盛世’,因为那时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 “泰始时期的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历史学家常常在讨论某位帝王即位初期的政绩时,会特别提到泰始年间的治理情况。”
请注意,“泰始”这个词并不像“初元、建元”等一样有着较为固定的使用场景或时间范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更多地被用于文学创作或是历史叙述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