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的拼音、解释、组词
江城梅花引的简介:
jiāng chéng méi huā yǐn
1.词牌名。又名《江梅引》﹑《摊破江城子》等。《词律》谓"此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前半确然为《江城子》,而后半全不似《梅花引》,未知以为《梅花引》是何故也。"又说"或腔有可通,未可知也"。双调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声叶韵与全押平韵两体。
1.词牌名。又名《江梅引》﹑《摊破江城子》等。《词律》谓"此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前半确然为《江城子》,而后半全不似《梅花引》,未知以为《梅花引》是何故也。"又说"或腔有可通,未可知也"。双调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声叶韵与全押平韵两体。
- AI解释
《江城梅花引》,并非一个实际存在的词语或成语,而是一首著名的词牌名。它源自宋代词人蒋捷所作的一首同名作品。这首词以“江城”为意象开头,描绘了梅花在冬日江边的景致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江城梅花引》
原文:
(宋) 蒋捷
江上雪,浦东月。花正开时人乍别。旧欢如梦,觉来知是梦。
不见又寻归去路,恨无据。翠帏重下云屏护。泪湿罗衣,还怕思量处。
详细解释
- 江上雪,浦东月:形容冬日的江面被白雪覆盖,而远处的河岸边则是明亮的月光。
- 花正开时人乍别:梅花正值开放,但人却要离开,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无奈。
- 旧欢如梦,觉来知是梦:过去的欢乐如同梦境一般,醒来后发现都只是虚幻。
- 不见又寻归去路,恨无据:无法再见,只能寻找回去的路,但心中明白这路已无凭据。
- 翠帏重下云屏护:意指女子放下窗帘,试图通过闭门自守来避免再次陷入思念之中。
- 泪湿罗衣,还怕思量处:泪水沾湿了衣物,更害怕在想起时更加伤感。
造句
-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城梅花引中的离愁别绪也似随着春风吹拂而起。
- 在那个飘雪的冬夜,我读着蒋捷的《江城梅花引》,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 尽管旧欢如梦般难以触及,但《江城梅花引》里的那些细腻情感总能引起我的共鸣。
- 当月亮升起在寒冷的江面上时,《江城梅花引》中的画面便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
- 每当花开时节,我都会想起那首《江城梅花引》,它似乎也在提醒我,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江城梅花引》这一词牌名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分词解释
江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城
chéng
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梅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
引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