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同致的拼音、解释、组词

殊方同致的简介:

shū fāng tóng zhì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殊途同归」。见「殊途同归」条。

2. 此处所列为「殊途同归」之典源,提供参考。 《易经.系辞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1>,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注解〕 (1) 殊涂:不同的道路。涂,通「途」,道路。

3. 此处所列为「殊途同归」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殊途同归」原作「同归殊涂」。孔子说:「天下的事物,有什么可以困扰忧虑?天下万物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目标,虽然有百种不同的思虑,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后来「殊途同归」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得的结果却相同。

1. 比喻方法虽异但所得效果相同。参见「同归殊途」条。《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序》:「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殊方同致》这个词语出自古代文献,主要用来形容远隔千里的地方最终能够达到同一个目的或结果。这里的“殊方”指的是不同地域、遥远的地方,“同致”则意为一同到达或者实现同样的目标。

详细解释

  1. 殊方:原指不同的地区、国家,后引申为远方、异域。
  2. 同致:表示共同达到或实现相同的目标或结果。这里的“致”字有抵达、达到的意思,“同致”强调的是共同性与一致性。

整体来看,《殊方同致》体现了不同地方、不同人之间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最终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达成某种共识的理想状态。这表达了人类社会中团结协作的精神。

造句

  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虽然身处不同的地理区域,但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殊方同致》正反映了这一共有的追求。
  2. 中国和非洲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这正是《殊方同致》的生动体现。
  3. 尽管东西文化差异显著,但在面对气候变化挑战时,世界各国团结一致进行合作,《殊方同致》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4. 虽然两国相隔万里,但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双方能够在科技发展方面共同探讨并实现目标,《殊方同致》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有意义。
  5.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以及民间组织都积极参与其中,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殊方同致》展现了人类面对危机时的团结精神与合作力量。

这些造句展示了《殊方同致》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强调了无论距离多远或差异多大,只要目标一致,就能达成共同的目的。

分词解释

shū

1 不同:~途同归。悬~。2 特别,很:~功。~荣。~勋。特~。3 断,绝:~死。4 超过:“母氏年~七十”。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zhì

1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2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3 样子,情趣:大~。别~。景~。兴(xìng )~。4 细密,精细:~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