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其所的拼音、解释、组词
死得其所的简介:
sǐ dé qí suǒ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人死得有意义有价值。魏书˙卷七十八˙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十六出: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吾复何恨。
1. 形容人死得有意义有价值。《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六出:「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吾复何恨。」
《死得其所》是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临终前或牺牲时达到了他所期待、符合其人生理想的状态。这个成语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一种美好祝愿和期待。它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
详细解释: - “死”:在这里特指生命的终结。 - “得其所”:指的是得到了一个最适宜、最合适或满足期望的结果,这里的“所”,可以理解为一种状态或环境。 - 整个成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实现了他的愿望或者理想,达到了他应该达到的状态。
造句: 1. 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最终因病逝世时能够回顾自己辉煌的事业,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 2. 在民族大义面前,许多革命志士即使英勇牺牲,也感到死得其所。 3. 老王平生善良乐善好施,在慈善机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他觉得自己死得其所。 4. 她热爱舞蹈艺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舞台上演出,她觉得这样死得其所。 5. 他倾尽全力保护了战友的生命安全,自己牺牲后,大家认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是死得其所。
分词解释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得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其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所
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