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辟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辟的简介:

wǔ bì/pì
1.五刑。 2.五君。 3.五次征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五种刑罚。古代刑法分轻重五等,即为墨、劓、剕、宫、大辟。隋以后改笞、杖、徒、流、死为五辟。《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九阍谁控,五辟奚宽。」

2. 五君。指王后、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文选.班固.幽通赋》:「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五辟》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五种刑罚,这源于西周时期。在古代,“辟”是刑法的意思,而“五辟”则具体指的是五种不同的刑罚类型。这五种刑罚分别是:

  1. 死刑(大辟):最为严重的刑罚方式,通常指杀头。
  2. 徒刑(赎刑或赎金刑):犯人可以以缴纳一定数额的财物替代实际执行刑罚。
  3. 流放: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
  4. 鞭刑:用鞭子打犯人的背部、臀部等部位,以此作为惩罚。
  5. 杖刑(笞刑):轻于鞭刑的一种体罚手段。

在古代文献中,《五辟》的概念常常用于讨论司法制度和刑法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五辟”的具体形式与执行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朝代,其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造句

  1. 古代中国的《五辟》是中国法律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古代典籍中,《五辟》被用来解释和规定各种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惩罚措施。
  3.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历代王朝都对《五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完善。
  4. 研究中国古代刑法,我们可以从《五辟》入手,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与法律观念。
  5. 学者们通过分析《五辟》,试图从中揭示出古代中国法治理念的发展脉络。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