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注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注的简介:
zǐ zhù
1.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1.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 AI解释
在古代文献中,“子注”通常指的是对经书或古文进行的注释,尤其是后代学者为先秦诸子百家著作所作的注解。这里的“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想家(如儒家、道家等),而“注”则是指对这些文献内容所做的解释和注疏。
详细解释
- 定义:“子”通常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或学者,特别是指那些不属于“六经”的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比如孔子、老子等。“注”,是解释、说明的意思。
- 用途:在古代书籍中,很多重要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庄子》等,都会有一系列后续的注疏作品来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概念或难以理解的文句。
造句
-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者们对这些典籍进行了细致的子注。
- 在撰写论文时,引用了大量关于《老子》和《庄子》的子注资料,使得论证更加有力。
- 学院举办了一场学术讨论会,专门探讨《孙子兵法》的各种不同子注版本。
- 为了更好地掌握古代文献中的复杂思想,《十三经注疏》是许多学者重要的参考书籍之一。
- 针对《墨子》中的一些难解之处,很多后来的学者提供了详细的子注解释。
以上就是关于“子注”的详细解释以及相关的造句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注
zhù
1 灌进去:~入。~射。大雨如~。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视。~目。~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解。~释。~音。夹~。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册。~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下~。赌~。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