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1859-1916)的拼音、解释、组词

袁世凯(1859-1916)的简介:

yuán shì kǎi (1859-1916)
北洋军阀首领。河南项城人。曾任驻朝鲜通商大臣。后奉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戊戌变法时,出卖维新派。任山东巡抚时,镇压义和团。后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军机大臣,扩编北洋军,成为北洋军阀首领。武昌起义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威胁孙中山让位,并挟制清帝退位,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建立北洋军阀政权。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后又解散国会,撕毁约法,实行独裁专制。1915年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宣布恢复帝制,准备登皇帝位。护国

  • AI解释

词语解析

袁世凯 (1859-1916)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曾担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他生于清末,在中国社会变革时期扮演了复杂的角色。

详细解释:

  1. 个人背景:
  2. 他是清朝官员的后代。
  3.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早年以练武出身进入官场。

  4. 主要经历与成就:

  5. 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叛乱等重要历史事件。
  6. 在辛亥革命后成为北洋军阀的领袖,并在1912年逼迫清朝皇帝退位,随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 1915年起称帝自立为中华帝国洪宪皇帝(但仅过83天即被推翻)。

  8. 历史评价:

  9.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非常复杂。他一方面巩固了清朝晚期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另一方面也为随后北洋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0. 在经济上推动了一些现代化举措,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也有所贡献。

  11. 历史争议:

  12. 袁世凯的复辟行为被认为是破坏共和制原则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专制统治被批评为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严重阻碍。

造句

  1. 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利用北洋军阀的力量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2. 袁世凯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3. 尽管他最终称帝失败,但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4. 历史学者对袁世凯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其为近代化的推动者,但也有人批评其独裁统治损害了民主进程。

  5. 袁世凯去世后不久,他的政权便迅速土崩瓦解,北洋军阀的分裂导致了接下来数十年内战连绵不断。

分词解释

yuán

1 姓。

shì

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2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5 姓。

kǎi

1 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歌。~旋。奏~而归。2 和,柔:“~风自南,吹彼棘薪”。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