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押的拼音、解释、组词

签押的简介:

qiān yā
1.署名﹐画押。表示负责。

  • AI解释

《签押》一词,主要在中文中使用,指的是中国旧时官府文书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方式或习惯。它涉及官员签署并盖章以确认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解释:

  1.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官僚体系中,“签押”通常是指官员或重要人物在其书信、公文或契约上亲笔签名和加盖私章的行为。
  2. 作用与意义:“签押”的过程不仅是对文书内容确认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身份验证的方式。它体现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对文件真实性的重视。
  3. 现代含义:在当代语境中,“签押”一词虽然不再常见于日常办公流程中,但在某些正式场合或特定行业(如古董鉴定、收藏品交易等)中,仍然保留其一定的意义。

造句:

  1. “为了使合同更加合法有效,双方领导亲自进行签押仪式。”
  2. “这份重要文件需要通过上级部门的签押才能生效。”
  3. “古代文人墨客常在书画作品上签押留名,以示真迹。”
  4. “在正式的商务会谈中,各方代表必须完成合同上的签字与盖章(签押)步骤。”
  5. “鉴定专家对古董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在其证书上做了签押确认。”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签押”这一词汇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qiān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名。~字。~到。~发。~收。~署。~押。~订。2 简要地写出意见:~注。~呈。~证。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儿。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标~。5 粗粗地缝合起来。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筒。求~。

1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画~。签~。2 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租。~金。~当(dàng)。典~。3 拘留:看(kān )~。拘~。~禁。4 跟随看管:~送。~运。5 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