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童子的简介:
tóng zǐ
1.儿童;未成年的男子。 2.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 3.指童身。 4.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唐代。 5.瞳人;眼珠。童﹐通"瞳"。
1.儿童;未成年的男子。 2.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 3.指童身。 4.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唐代。 5.瞳人;眼珠。童﹐通"瞳"。
- AI解释
《童子》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通常用来指代“儿童”、“少年”,或者更为具体地指宫中的侍童、仆人等。它也可以被用于形容某些特定的人物,如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孩童形象。
详细解释:
- 字义解析:“童”指的是未满成年的孩子,“子”是古代的一种尊称或称谓,用以表示对人的尊敬。
- 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文学、史籍及各种传统故事中,经常可以看到“童子”的身影。他们可能代表纯洁无辜的形象,也可能承担特定的角色与使命。
- 使用场合:在文人笔下,“童子”可以是一个单纯的小男孩形象;也可以是某种寓意中的象征物。
造句:
- 在那片繁星般的夜晚,一位童子手持灯笼,在林间小道上轻快地奔跑着,为迷路的旅者照亮归途。
- 古代宫廷中常设“教习童子”之职,专门负责指导年轻皇子们学习礼仪、诗书等知识。
- 他仿佛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童子,眼神里透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清澈与纯真。
- 在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里,总会出现一个手持仙草、面目清秀的童子形象,引领着主角踏上一段奇幻旅程。
- 寺庙中常常见到一些身着红色小袍、背着经书的童子,他们被视作寺庙里的小和尚或香火童子。
分词解释
童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