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秧鼓的简介:

yāng gǔ
1.乐器名。唐称腰鼓﹐宋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 AI解释

《秧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在农业生产季节或农闲时节,农民们为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而进行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它通常与田间劳作和农村文化紧密相连,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尤为常见,尤其在春耕之后的“抢水节”(也称开秧门)等仪式中出现。秧鼓由打击乐组成,常伴随舞蹈和歌曲表演。

详细解释

  • 起源与意义:秧鼓是一种集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历史价值。
  • 表现形式:秧鼓的表演往往伴有锣、钹、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节奏明快、热烈。有时还会有农民们自编自导的舞蹈加入其中,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 文化背景: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在水稻种植地区,“开秧门”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象征之一,通过举行各种活动来祈求五谷丰登、驱邪避害。秧鼓作为这一系列庆祝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造句示例

  1. 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我们村就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秧鼓节庆活动。
  2. 随着秧鼓的阵阵敲击声,乡亲们的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
  3. 在田间地头表演的秧鼓不仅增加了劳动的乐趣,还加深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
  4. 今年开秧门仪式上,我们村特意邀请了几位老师傅来展示正宗的秧鼓表演。
  5. 这次的秧鼓演出以其热烈而富有节奏感的特点吸引了无数村民前来观看。

分词解释

yāng

1 植物的幼苗:~苗。树~儿。~田。育~。插~(特指稻苗)。2 某些植物的茎:瓜~。拉~。3 某些初生的小动物:鱼~子。4 栽植;畜养:~几棵树。他~了一池鱼。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