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棱两可的拼音、解释、组词

摸棱两可的简介:

mō léng liǎng kě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 AI解释

摸棱两可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对某个问题或情况不明确、不表态,采取含糊其词的态度。"摸棱"在古文中是“模糊”的意思,“两可”则意味着两种观点都可以成立或者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因此合在一起就是指在面对问题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或意见,而是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造句:

  1. 小明总是不直接回答问题,每次被问及成绩时都说“还可以”,这种摸棱两可的回答让人感到很无奈。
  2. 在这个问题上,李经理选择了摸棱两可的态度,他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的提案。
  3. 老板对员工的表现评价模糊不清,总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来回答,这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4. 关于这件事的细节,王律师选择了一种较为谨慎的态度,采取了摸棱两可的回答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5. 小张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对某些条款保持模糊态度,试图通过这种摸棱两可的方法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以上是对于成语“摸棱两可”的解释及五个使用此词语造句的例子。

分词解释

1 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他的头。2 用手探取、寻找:~鱼捞虾。3 揣测,试探:~底。~索。4 暗中行进,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哨。~黑儿。

léng,lēng,líng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角。瓦~。~椎(多面体的一种)。三~镜。模~两可。2 神灵之威,威势:威~。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