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摊子的简介:
tān zǐ
1.设在路边﹑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2.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 3.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
1.设在路边﹑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2.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 3.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
- AI解释
《摊子》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是指摆放在路边或者市场上的小贩售卖商品的地方,或者是临时设置的小规模商业经营场所。这些摊位多为个体经营,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生活用品、小吃、手工艺品到服装等都有可能。
详细解释
- 定义:在公共场所设立的临时或固定的销售点。
- 构成元素:
- 小贩或卖主:通常是个体经营者。
- 销售商品:可以是食品、衣物、玩具、小饰物等各种生活用品或艺术品。
- 地点选择:多见于街头巷尾、市场内,或是临时的集市活动场所。
造句
- 晚上,小吃摊子热闹非凡,各种美味的小吃吸引着过往行人品尝。
- 这个周末,社区里会举办一场大型跳蚤市场,很多家庭都会摆出自己不用的东西来出售。
- 自从他开始在步行街卖画以来,他的摊子每天都充满了顾客,生意非常红火。
- 老王是个地道的水果摊贩,在这条街上卖了几十年的苹果和梨,是这里的常客了。
- 春节期间,市场上多了许多临时搭建的年货摊子,各种各样的年货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
这些句子展示了“摊子”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带给人们的不同体验。
分词解释
摊
tān
1 摆开,展开:~牌。把问题~到桌面上。2 把糊状物倒在锅里做成薄片:~鸡蛋。~煎饼。3 摆在地上或用席、板摆设在路旁、广场空地的售货处:~子。~位。~贩。4 分担:~派。分~。5 遇到,碰上:这事让他~上了。6 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一~稀泥。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