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的拼音、解释、组词

新乐府的简介:

xīn lè/yuè fǔ
乐府诗类名。指不沿用旧乐府标题而另立新题,且不同于旧乐府可以配乐歌唱的一类乐府诗。始创于初唐,至李白、杜甫有较大发展,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等均属此类。中唐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所作《新乐府》五十首,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五言、三言等句式,节奏多变。

  • AI解释

新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形式。这种诗体强调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与之前的古体诗不同,《新乐府》更加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和音乐性,并且有明确的主题或题目,便于传唱。《新乐府》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也是唐代诗人进行社会批评的一种有效手段。

详细解释

  1. 定义:《新乐府》是白居易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体裁,强调诗歌的社会责任与批判精神。
  2. 特点
  3. 主题明确且有实际意义;
  4. 注重语言的通俗性与音乐美;
  5. 通常带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或教育意义。
  6. 影响:这种形式推动了唐代文学从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转变,促进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造句

  1. 这首《新乐府》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同情心与正义感。
  2. 白居易的《新乐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百姓生活的艰辛,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3. 在唐代,随着“新乐府”运动的兴起,《新乐府》成为了一种广泛流行的文学体裁。
  4. 他创作的一首《新乐府》,表达了对官僚腐败现象的尖锐批评,并得到了广泛的传颂。
  5. 《长恨歌》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乐府》,但其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与《新乐府》的精神相契合。

分词解释

xīn

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3 不久以前,刚才:~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