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归去来子的简介:

guī qù lái zǐ
1.指晋陶潜。陶曾作《归去来兮辞》,故称。

  • AI解释

实际上,"归去来子"并非一个常见的词语或固定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没有查到确切含义。可能是对陶渊明作品“归去来兮辞”的一部分或是某些文学创作中的特定称呼。但根据字面拆解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的含义,并尝试构造一些句子。

拆解与解释

  • :返回、回归。
  • :离开、离去。
  • 来子:在古文中,“来”有时被用作助词或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子”通常用于表示尊敬或特指某人,比如“孔子”。

因此,从字面上看,“归去来子”可能意味着返回的那个人或者某种回归的状态。具体含义还需要结合上下文。

造句

  1. 如果我们能够像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的那种超然心态一样,重新审视生活,也许就能成为真正的“归去来子”,从忙碌与疲惫中解脱。
  2. 这个周末,我打算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烦恼,做一个“归去来子”,彻底放松一下。
  3. 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他终于意识到,最珍贵的还是那片自由的土地——他的精神家园。因此,他是真正的“归去来子”。
  4.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归去来子”的故事总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与启示。
  5. 现代社会虽快节奏,但仍需有像陶渊明这样的文人,他们作为“归去来子”,提醒人们不要忘却生活的本质。

这些句子是基于对“归去来子”可能含义的推测而构造的,并非现有词汇或固定表达。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2 还给:~还。物~原主。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6 结局:~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9 自首。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