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券的拼音、解释、组词

悬券的简介:

xuán quàn/xuàn
1.以物抵押贷款的文券。

  • AI解释

词语“悬券”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将债券或债务凭证挂在公开的地方,以便债权人能够随时查看或要求清偿。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诚信和公共事务透明度的要求。“悬券”的使用场景多见于借贷、交易等经济活动中,旨在确保双方权益明确。

详细解释

  1. 定义:“悬”,挂;“券”,债券,凭证。
  2. 含义:指的是将债务或借贷的书面凭证挂在公共场所或者显眼的地方,以示公开透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债权人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地查看或是要求兑现。
  3. 用途和作用
  4. 保证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清晰明确;
  5. 增加公共事务的透明度;
  6. 提高社会诚信水平。

造句

  1. 古代时,借贷双方都会将借贷合同悬挂在城门口,以确保无人能够逃避债务。
  2. 当地官府为了减少民间纠纷,特在公告栏上悬挂各户欠款清单,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并督促偿还。
  3. 在那个时代,商人之间进行重大交易时常会悬挂一份详细的契约书,上面记载了所有条款和金额等信息。
  4. 为增强市场公平性与透明度,政府决定将所有的土地租赁合同都悬挂在公共大厅内展示。
  5. 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再沿用“悬券”的传统做法,但这种公开透明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分词解释

xuán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3 距离远:~隔。~殊。4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5 公开提示:~赏。

quàn,xuàn

1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国库~。入场~。证~。稳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