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狂节的简介:
kuáng jié
1.疾速的节拍。
1.疾速的节拍。
- AI解释
词语“狂节”在古文中较少出现,但从其构成来看,“狂”与形容行为、态度异常;“节”,则可以指代礼节、风格或气节。综合理解,可能是描述一种不顾常规礼数或传统规矩的行为方式或者性格特征,具有放纵不羁的意思。
解释
- 狂:表示某种过度、不合常态的状态。
- 节:在古代汉语中常与“礼”、“风格”相关联,这里可以解释为行为的规范或风度。
因此,“狂节”的意思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指代一种超越传统礼仪限制的行为方式,或是形容某人具有放纵不羁、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这种词通常带有负面评价色彩,强调其行为不符合社会常规。
造句
- 在那个时代,李白的诗歌和狂节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 虽然他的思想狂节,但他依然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
- 这个场合不适合展示个人的狂节,我们需要保持庄重。
- 尽管有些人的生活总是充满狂节,他们依然能够取得成功。
- 某些艺术家之所以著名,正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狂节。
请注意,“狂节”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上述解释基于对其构成词义的推测和历史文献中的语境理解,因此可能不完全符合所有情况。
分词解释
狂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