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荐的拼音、解释、组词

奏荐的简介:

zòu jiàn
1.犹奏荫。 2.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 AI解释

《奏荐》释义

奏荐(zòu jiàn):在古代汉语中,“奏荐”指的是官员或士人向皇帝或上级推荐、举荐人才,通常会通过上奏文书的形式进行。这种行为是古代官僚体系中选拔和任用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

详细解释

  1. 概念:指将某个人才推荐给统治者或者有权推荐的部门或官员。
  2. 过程:通常是士人向朝廷或其他上级机关,通过正式程序提交荐举文书。这些推荐往往基于被荐者的品德、才能等多方面表现。
  3. 目的: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为国效力,或是填补官职空缺。

造句

  1. 汉朝的文臣张良通过奏荐,得到了高祖刘邦的赏识,最终成为了汉朝的重要谋士之一。
  2. 明代的御史林公,在一次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被地方官员以文书形式上报朝廷,从而获得了升迁的机会。
  3. 由于他多次上书奏荐贤能之士,李大人在朝中名声大噪,很快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4. 在古代社会,许多有才学但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别人的推荐而被发现,例如陈琳以文学才华闻名,在曹魏时期得到重用。
  5. 老王作为当地有名的学者,在科举考试之前就多次撰写了奏荐文章,推荐一些有潜力的青年学子给朝廷。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奏荐”这一词汇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及其背后的含义。

分词解释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

jiàn

1 推举,介绍:推~。举~。~擢。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4 草:“麋鹿食~”。5 草席,垫子:草~。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