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无拾遗的拼音、解释、组词

路无拾遗的简介:

lù wú shí yí
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 AI解释

路无拾遗》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字面意思是路上没有丢失的东西被人捡走而不归还失主。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社会风气极佳、人们道德高尚的情况,即在那样的环境下,即使有人在路上遗落了财物,也不会担心这些财物会不翼而飞,因为人们会自觉归还或寻找失主。

这通常是一个赞美某个时期或地方良好社会风气的说法,强调的是诚实守信和无私奉献的美德。它反映了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道德水平非常高,以至于遗落的物品能够被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而无需担心被占为己有。

造句示例:

  1.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诚信不欺、见贤思齐,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能达到“路无拾遗”的境界。
  2. 在这样一片富饶且文明的土地上,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物件,也能在“路无拾遗”之下寻回原主。
  3. 真正的理想国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公共秩序,还要形成一种人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路无拾遗”正是这种理想状态的缩影。
  4. 这次捡到的钱包能够完璧归赵,多亏了“路无拾遗”的良好社会氛围。
  5. 只有当每个人都以真诚和信任对待他人时,我们的社区才能真正实现“路无拾遗”。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路无拾遗”不仅描述了一种美好的道德状态,也是一个激励人们向善、加强自我修养的成语。

分词解释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shí,shè

1 捡,从地上拿起:~草。~粪。~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取。俯~皆是。~人牙慧。2 收,敛,整理:收~。~掇。3 “十”的大写。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