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扶余的简介:

fú yú
1.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 2.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干封祭文》。

  • AI解释

扶余》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它是指古代的一个国名。下面是对《扶余》的具体解释:

解释

  • 名称由来扶余国是东夷的一支,其族属在古史中称为“东胡”,后来改称“夫余”。到了秦汉时期,夫余国逐渐强大,并最终定名为“扶余”。
  • 地理位置:历史上,扶余国的领土主要位于现在的吉林省东南部、辽宁省东北部以及朝鲜北部一带。它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国之一。
  • 历史地位扶余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国家,在其存在的几百年时间里,不仅与周边多个国家发生过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还对后来的中国东北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造句

  1. 古代文献中记录了扶余国早期的繁荣景象。
  2. 扶余的先民们曾经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3. 研究者通过考古学手段不断挖掘扶余古国的历史遗迹。
  4. 在历史上,扶余曾与很多中原王朝有过密切的关系。
  5. 今天的我们仍能在东北的一些地区看到关于扶余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纪念。

分词解释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4 姓。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