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子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拦子军的简介:
lán zǐ jūn
1.辽代职司侦察的先遣部队。
1.辽代职司侦察的先遣部队。
- AI解释
关于“拦子军”这个词汇,实际上它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正式词语,也不是广泛使用的俚语或行话。根据现有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拦子军”这一术语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或者方言背景中有一定意义,但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环境进行解释。
详细解释
从字面上看,“拦子”可能指的是某种用于拦截、阻挡的工具或设施;“军”则常指军队、武装部队等。综合来看,“拦子军”可能是特定情境下对某种军事行动或者群体行为的非正式称呼,或者是某种特殊战术、策略的描述。
5个造句
- 在古代战场上,敌我双方都使用了特殊的“拦子军”,即利用障碍物进行阻击。
- 据说在某次抗洪救灾中,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了一支“拦子军”,用编织的稻草人等简易工具阻挡洪水侵袭。
- 小说是现代战争题材,其中主人公带领一支“拦子军”成功防守了要塞。
- 在一次历史模拟游戏中,“拦子军”的策略被设置为在特定地点布置陷阱以阻止敌人推进。
- 古代某次战事中,敌方试图使用火攻,我军则组织了一支特别的“拦子军”,用湿布覆盖木板来阻挡烈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拦子军”并非正式词汇或广泛使用的术语,在上述造句中,我们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测。如果在特定的历史文献、方言或地方志中有具体的记载,则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这类非标准词语的使用和理解,最好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进行考察。
分词解释
拦
lán
1 遮挡,阻止:~挡。~阻。~击。~劫。~截。2 对准,正对着:~腰截断。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