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榜的拼音、解释、组词

署榜的简介:

shǔ bǎng/bàng
1.开列姓名﹐张榜示人。

  • AI解释

署榜》中的“署”在古代汉语中有“签署、题名”的意思,“榜”则是指公告、公示或者是公文的一种形式。因此,《署榜》一词可以理解为在某项公告、公文中签名或题写名字,以此表明认可或者负责。这种做法常见于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中,比如科举考试的结果公布等场合。

造句

  1. 在科举考试结束后,主考官会亲自署榜,宣布录取名单。
  2. 路人皆知,这位官员在重要的公文上署名时从不草率,每一个字都写得端正有力。
  3. 这一届的村长竞选结果已经公示了多日,但村民们还是期待着能够看到正式的公告和署榜
  4. 他亲自来到学校门口,为今年的优秀学生颁奖并署上了名字,以此彰显校方对教育质量的重视。
  5. 在古代官场上,官员们不仅要在重要公文上署名,还要负责审核文书内容,并确保其准确无误。

分词解释

shǔ

1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2 布置:部~。3 签名,题字:签~。~名。~字。4 暂代:~理。兼~。

bǎng,bàng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