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齿伶牙的拼音、解释、组词
俐齿伶牙的简介:
lì chǐ líng yá
指能说会道。
指能说会道。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道。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一个横眉斜眼滔滔口若悬河;一个俐齿伶六鵽喋舌如干将。亦作伶牙俐齿、伶牙俐嘴。
1. 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道。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一个横眉斜眼滔滔口若悬河;一个俐齿伶牙,喋舌如干将。」也作「伶牙俐齿」、「伶牙俐嘴」。
《俐齿伶牙》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才极好、能言善辩的特点。这个成语中的“俐”是指灵活、机敏,“齿”指的是牙齿,这里借指语言表达能力;“伶”则是灵巧之意,“牙”同样也是牙齿的象征,在此比喻说话流利。
详细解释: 1. 字面含义:“齿”和“牙”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嘴,但在这里是用来形象化地描述人的口才和言辞表达的能力。 2. 情感色彩:这个成语通常是褒义或中性词,表示一个人能够言善辩、思维敏捷,说话滔滔不绝,善于辩论等正面特质。 3. 适用范围:常用于形容那些擅长演讲、辩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小孩子学舌模仿能力强。
造句: 1. 小时候的小明非常喜爱听故事,在家里的餐桌上经常能够看到他伶牙俐齿地向家人讲述书中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2. 在公司会议上,老王凭借自己伶牙俐齿的口才成功说服了领导接受他的提议。 3. 这个辩论赛上,张亮用他那俐齿伶牙的能力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 4. 小红虽然年纪小,但因为经常听父母讨论各种话题,因此也练就了一副聪明伶牙俐齿的性格。 5. 在朋友聚会中,李华总能通过他的伶牙俐齿让大家开怀大笑。
分词解释
俐
lì
〔伶~〕见“伶”。
齿
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伶
líng
1 〔~仃〕孤独。2 〔~俐〕聪明;灵活。3 〔~俜〕孤独的样子。4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名~。~官(古代乐官)。
牙
yá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