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乱臣的简介:

luàn chén
1.善于治国的臣子。 2.作乱的臣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善于治国的能臣。《书经.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魏书.卷五三.李孝伯等传.史臣曰》:「位当端揆,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

2. 作乱叛国的臣子。《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之衰也,可坐而待之。」

《乱臣》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背叛君主或国家的人,通常是朝中高官或者王族成员。这个词反映了古人对忠诚和忠义价值观念的重视。从字面意思来看,“乱”意为混乱、扰乱,“臣”是臣子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在古代用以形容行为不端或不符合正道,常指违反法纪、扰乱秩序。 - :在古代指的是给君主出谋划策、效劳的人,在这里特指地位较高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 - 乱臣:合在一起表示的是那些背叛国家或者君王,做出危害江山社稷行为的官员或贵族。

根据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的描述,“乱臣”往往是指那些利用手中权力谋反、篡位,或者不忠于职守的人。这样的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忠义与秩序的极端重视,以及对背叛行为的严厉谴责。

造句示例:

  1. 史书中记录了许多乱臣的故事,他们的下场往往是悲惨的。
  2. 他一心想成为乱臣,妄图推翻当前政权,最终被处决。
  3. 在这场政变中,那些乱臣被彻底清除,国家得以恢复秩序。
  4. 历史总是让人警醒,不要成为后世口中的乱臣。
  5. 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任何可能成为乱臣的想法和行为。

以上是关于“乱臣”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