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组的拼音、解释、组词

互助组的简介:

hù zhù/chú zǔ
①在生产、工作或学习上互相帮助的小集体。②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初级形式,由若干户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动力、农具、牲畜等方面进行互助合作。

  • AI解释

《互助组》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一种集体生产组织形式,主要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它是指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各自的土地、耕畜等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共同使用,同时合作劳动、互相帮助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五个包含“互助组”的造句:

  1. 在那个年代,农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入互助组,互相扶持,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通过组建互助组的方式,乡亲们在春耕和秋收时不再感到孤单,大家共同面对困难。
  3. 小王和他的兄弟姐妹决定成立一个互助组,一起种植果树,共享收益。
  4. 村长鼓励村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互助组,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5. 这个互助组在抗旱时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农民们共同解决了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分词解释

1 副詞。彼此:~相。~助。~利。~生。

zhù,chú

1 帮助协同,辅佐:辅~。帮~。~手。~人为乐。~桀为虐。拔苗~长(zhǎng )。爱莫能~。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1 结合,构成:~成。~合。~阁。~织。~编。2 因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而结合成的小单位:互助~。创作~。3 合成一体的(文艺作品):~诗。~画。~曲。~舞。4 古代指丝带:~缨(系冠的丝带)。~绶(玉佩上系玉的丝带)。5 量词,用于事物的集体:两~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