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月的简介:

rì yuè
1.太阳和月亮。 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 3.时令;时光。 4.喻指帝后。语本《礼记.昏义》:"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 5.犹天地。 6.指生活或生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太阳和月亮。《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晋.潘岳〈西征赋〉:「日月丽天,出入乎东西。」

2. 比喻君后。《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

3. 时光、光阴。唐.杜甫〈立秋后题〉诗:「日月不相饶,节叙昨夜隔。」《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4. 生活、生计。唐.杜甫〈衡州送李大夫赴广州〉诗:「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金瓶梅》第三九回:「把家财分作八分,各人过其日月。」

5. 《诗经.邶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日月,卫庄姜伤己也。」或亦指妇人不得于其夫者所作。首章二句为:「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日月》这一词汇通常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比喻时间、自然规律、事物变化等。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日”指的是太阳,代表光明、温暖与活力;“月”则指月亮,象征着柔和的光亮、变化与宁静。二者结合在一起,不仅代表着自然界中的日夜交替现象,也常常被引申为时间流逝的概念。

详细解释

  1. 自然规律: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日月”代表了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昼夜更替和四季变换。
  2. 象征意义:“日月”在中华文化中往往象征着永恒、循环不息的时间,以及阴阳相生的概念。古人认为日为阳,月为阴,两者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体现了宇宙间的和谐与平衡。
  3. 文学表达: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日月”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兴衰起伏、人生的短暂或漫长时光。

造句

  1. 白天和黑夜,就像日月一般交替更迭,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2. 时间如日月般流转不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
  3. 古人说:“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背。
  4. 他的一生如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始终遵循着自然界的法则生活。
  5. “日月同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象,更象征了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分词解释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