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束仪的简介:
shù yí
1.奉师的酬礼。束,束修。
1.奉师的酬礼。束,束修。
- AI解释
词语“束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未见于常用的辞书。可能您是指“束脩”,这是个较为常见的词语。
束脩(bù xiū):详细解释
- 含义:“束脩”原意为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通常是一捆干肉或其他物品。
- 历史背景:这一传统起源于春秋时期,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收徒时接受了弟子们赠送的束脩作为酬谢或礼仪的象征。后来,“束脩”逐渐成为表达尊敬师长、传承文化的一种礼节和行为。
- 现代意义: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通过送实物来表示尊师重教,但“束脩”的精神仍然被人们所重视,如在学术交流中赠送纪念品等。
造句
- 自古以来,“束脩”就是表达对教师尊重的一种传统方式。
- 李老师退休时,学生们准备了精美的礼品作为“束脩”,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每位学者都互赠了“束脩”,象征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 某学校在开学典礼上特别设立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代表向老师献上“束脩”,以此传递尊师重教的文化精神。
- 为了庆祝教师节,某单位策划了一场活动,鼓励员工向老师们赠送“束脩”,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敬意。
以上是基于“束脩”一词进行的理解和造句示例。如果您指的是其他词语,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解释或造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