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的拼音、解释、组词

入梅的简介:

rù méi
梅雨开始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6月14日至16日入梅。有些年份入梅较早,如1954年,6月1日便入梅了;而有些年份则不出现梅雨,如1958年,入夏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了江淮地区,雨水很少,成为“空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进入梅雨时期。如:「现在正是入梅时节,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也作「入霉」。

入梅》这一词汇在气象学中特指我国南方地区进入梅雨季节的过程。通常指的是从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期间,江淮流域开始进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阶段,降水频繁且连绵不断,湿度大,日照少,空气潮湿。

详细解释:

  • 定义入梅是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连续降雨或高湿天气的过程。
  • 地理范围:主要出现在我国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包括江苏南部、安徽中南部、浙江西部和北部等区域。
  • 时间特点:通常发生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上旬。具体日期因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
  • 气象特征:梅雨期间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且空气湿度极大,容易导致衣物及物品发霉。

造句:

  1. 每到入梅时节,江淮地区的天气就开始变得异常潮湿,连地面都像是蒙上了一层雾气。
  2. 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各地防汛压力骤增。
  3. 长江流域正值入梅之际,农户们纷纷加紧收割麦子和棉花等作物,以免遇到恶劣天气受损。
  4. 今年的入梅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几天,江淮地区的雨量明显偏多。
  5. 入梅之后,小明家的衣服晾在室外总是湿漉漉的,根本晒不干。

分词解释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