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曹的拼音、解释、组词
兵曹的简介:
bīng cáo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汉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 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3.指兵部。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汉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 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3.指兵部。
- AI解释
《兵曹》一词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它是古代官职名称之一。在唐代,兵曹是管理军事行政事务的小官,属于兵部下属机构中的一个部门,具体职责包括军需物资的分配、军队编制以及士兵选拔等方面。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兵”指的是军队或战争,“曹”则是古代官署或者部门的意思。
- 职位性质:唐代时,兵曹属于兵部下设机构中的一个职务。这个职务主要负责军事行政事务的管理,是当时政府中与军事相关的文职人员。
造句:
- 在唐朝初期,许多有志之士都梦想着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成为诸如兵曹等重要官员。
- 兵曹大人审阅了各个军需物资报表后,认为现有分配方案可以优化以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
- 李白曾在一篇游记中提到:“吾愿为兵曹,助大将军破敌。”表达了他对军事事务的兴趣与向往。
- 《旧唐书》记载,某年朝廷增设兵曹一职,负责征召新兵入伍事宜。
- 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作里提到了“兵曹”:“身居兵曹无远志,徒有笔墨能文章。”
以上句子都是虚构的示例,旨在帮助理解古代中国兵曹这个官职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