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碍的拼音、解释、组词

梗碍的简介:

gěng ài
1.阻塞。

  • AI解释

词语解析:梗碍

梗碍(gěng 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古代典籍。它指的是水道、道路等因泥沙、石头等阻塞而造成的不畅通或不通畅的情况。引申开来,“梗碍”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的阻碍、障碍。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使用较少,更多时候会用“堵塞”、“阻碍”这样的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不过,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或者文学创作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个词语的应用。

造句

  1. 由于河床泥沙堆积严重,河道出现梗碍,必须立即组织人力进行疏浚。
  2. 新建的道路因为设计不合理,加上周边居民的反对,导致项目推进受到梗碍。
  3. 因为网络系统故障,服务器通信梗碍,所有数据传输中断了。
  4.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公司内部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企业发展将受梗碍。
  5. 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使许多道路出现梗碍,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以上句子通过具体情境展示了“梗碍”的应用方式和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

gěng

1 植物的枝或茎:菜~子。2 直,挺立:~着脖子。3 正直,直爽:~直。4 阻塞,妨碍:~塞(sè)。~阻。心肌~死。5 大略:~概。6 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ài

1 妨害,限阻:妨~。阻~。~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