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冰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冰的简介:

fù bīng
1.水底鱼虫游近冰面,以示天气回暖,百虫解蛰。

  • AI解释

负冰》一词并非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但从其字面结构来看,“负”意为承受、携带;“冰”则是固态的水。根据这些信息,并结合自然现象或文学创作中的语境,可以推测“负冰”可能描述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物体承载着冰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自然界角度:在极寒气候下,河流、湖泊等水面因为温度骤降而结成薄冰。如果冰层足够薄且有浮力支撑某些轻质物体(如树枝、小石块),则这些物体可能会被冰层“承载”或“覆盖”,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
  2. 文学创作角度:在诗歌或散文中,“负冰”可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或是形容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独特景象。

造句

  1. 冬天的清晨,湖面上一片宁静,细小的树枝被薄薄的一层冰覆盖着,仿佛是“负冰”于水面之上。
  2. 在北极探险途中,队员们在一处开阔的冰川上看到一块岩石正静静地躺在一层薄冰之下,这不正是自然界的奇妙“负冰”景象吗?
  3. 诗人笔下的冬日小径旁,一片树林被覆盖着轻薄的冰雪,树枝仿佛承载着冬天的秘密,这是一种“负冰”的意境。
  4. 站在江边远望,只见水面结了一层薄冰,几片枯叶轻轻躺在上面,就像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负冰”图景。
  5.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屋顶上的瓦片上也渐渐有了“负冰”的迹象,一片晶莹剔透的世界悄然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负冰”这一词语字面意思的理解与想象,并非特定文化或文学作品中已有的固定用法。在实际使用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bīng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