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鼠之徒的拼音、解释、组词

狐鼠之徒的简介:

hú shǔ zhī tú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AI解释

《狐鼠之徒》是汉语中的一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品行恶劣的人。这里的“狐”和“鼠”都是小动物,常被古人用来比喻那些狡猾而不自量力的小人。“狐鼠之徒”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些阴险狡诈且胆怯卑劣之人。

【详细解释】 1. “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赋予了狡猾、奸诈的象征意义。 2. “鼠”则往往代表小气、贪婪的形象。因此,“狐鼠之徒”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品行恶劣的人时,不仅强调了他们的狡诈和阴险,还暗示他们胆小怕事。

【造句】 1. 他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是个典型的狐鼠之徒。 2. 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就是一伙狐鼠之徒。 3. 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抵制那些狐鼠之徒的行为。 4. 狐鼠之徒往往善于伪装自己,但最终难逃正义审判的命运。 5. 他这种行为就像狐鼠之徒一样,只会让人鄙视。

分词解释

1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2 姓。

shǔ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2 隐忧:~思。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步行:~步。~涉。2 空:~手。3 白白地:~然。~劳无益。4 只;仅仅:家~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