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季的拼音、解释、组词

湿季的简介:

shī jì
1.雨季。近赤道地区晴天与雨天往往各绵延半年,故一年之中可分干湿两季。

  • AI解释

湿季》是描述一年中特定时间段内,因气候原因导致空气湿度大、降水频繁的一段时期。在不同的地区或地理环境中,“湿季”所指的具体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与雨季的概念相似。这个词语主要应用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在这些地方的某些时段里,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加之风系变化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降雨。

详细解释

  1. 定义湿季是指一年中某个特定季节或时期内,气候特征表现为高湿度、大量降水的阶段。
  2. 成因:主要由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引起。例如,在赤道附近,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之间的移动导致的气压带变化,使得该地区进入雨季。
  3. 影响
  4. 自然方面:河流泛滥、湖泊蓄水增加,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5. 人文方面:农作物生长受到促进或抑制,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造句

  1. “当地的农民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湿季做准备,希望可以顺利度过这一段多雨时期。”
  2. “每年这个时候,热带地区的居民都会经历一次持续数月的湿季考验。”
  3. “在湿季期间,公园里的湖泊和沼泽地成了各种水生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4. “为了应对湿季带来的挑战,当地社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防洪计划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 “设计师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为建筑物设计了高效的排水系统以适应湿季的天气变化。”

以上句子展示了“湿季”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包括自然环境、农业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等多个方面。

分词解释

湿

shī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1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2 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3 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风。4 一段时间:~节。~候。~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