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笏的拼音、解释、组词
执笏的简介:
zhí hù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 2.称臣。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 2.称臣。
- AI解释
《执笏》这个词语主要出自于古代汉语,通常用来形容官员在行礼、上朝或处理公务时所持有的工具。这里的“笏”是古时的一种手板,通常是用玉、象牙或者竹子制成的,官员在面见君王或举行重要仪式时手持以备记录或是用来指画,也有助于保持仪态。
详细解释:
- 执:手持,拿着。
- 笏:古代君臣议事时用来记事的手板,形状像平板,可用玉、象牙等制作。在现代社会中已无实物形态,但“执笏”这个词语更多是形容古代官员的形象和礼仪。
造句:
- 这位年老的文官,虽历经沧桑,但仍不忘当年手执笏板的庄重。
- 在古代宫廷剧中,每当重要场合,演员们手持木笏,行礼如仪,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 历史长卷上,许多贤臣名相皆是以一手稳持笏板的形象出现,成为后世效仿的楷模。
- 为了重现古代官场风貌,这场演出特别要求演员们在表演中手持象征性的笏板以增加仪式感。
- 在这次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穿戴古装、执笏等模拟活动,深入体验了古代官员的文化生活。
分词解释
执
zhí
1 拿着:~刃。~鞭。~笔。2 掌握:~政。~教(jiào )。3 捕捉,逮捕:战败被~。4 坚持:固~。~意。5 实行:~行。6 凭单:回~。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