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相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蛮触相争的简介: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 AI解释
《蛮触相争》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蛮触争蜗角”。它来源于《庄子·则阳》篇,讲述了两只小虫在蜗牛的两个触角上争夺地盘的故事。通过这则寓言,庄子意在说明人们常常因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争论不休,从而忽略了更重大的事情或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详细解释
- 蛮触:这里的“蛮触”指的是故事中的两只小虫。
- 相争:“相争”意味着这两只小虫之间的争夺和争斗。他们因为蜗牛壳上的一个小角落而争吵不休,最终耗尽了他们的生命。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们不应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应该专注于更加重要的事情上。这种思想反映了庄子哲学中对于生活态度的见解:应超脱世俗观念,追求心灵自由与精神解脱。
造句
- 虽然这件事情本身微不足道,但有些人却能从中找到无尽的争论点,这就是所谓的“蛮触相争”。
- 在职场上,有些员工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完全就像两只“蛮触”一样,“争蜗角而丧牛皮”。
- 与其花时间争论谁对谁错,不如专注于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这与《蛮触相争》的故事不谋而合。
- 教育孩子要明白,《蛮触相争》中的小虫们只顾争斗,却忽略了更大的利益和快乐,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取舍。
- 当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我们要记住《蛮触相争》的教训,不要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所困扰,而是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和目标。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蛮触相争”这个成语,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的态度。
分词解释
蛮
mán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2 愣,强悍:一味~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4 方言,相当于“很”:~好。
触
chù
1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2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3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4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相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争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