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夏的拼音、解释、组词

蛮夏的简介:

mán xià
1.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

  • AI解释

关于“蛮夏”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输入错误或特定语境下的用词。在标准的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确切指称为“蛮夏”的固定词语或成语。不过,“蛮”和“夏”这两个字分别有其含义。

  1. “蛮”: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形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或者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有时也带有贬义的色彩,指的是边远地区的非中原汉族居民。
  2. “夏”:通常指代的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夏”,也就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区域。

结合这两个字,“蛮夏”的组合可能更多是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文学创作中,用于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是指现代语境下某个具体名词的话,可能是表述有误或者是某种特殊的用法。

造句(假设“蛮夏”指代的是某类特殊文化概念):

  1. 在那个时期,“蛮夏之交”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交流方式。
  2. 虽然来自不同的文明背景,他们通过“蛮夏交流”,找到了共存之道。
  3. 蛮夏之战”是历史上一段记载着民族融合与冲突的篇章。
  4. 他是一位擅长融合“蛮夏文化”的艺术家,在画作中展现了两种文化的和谐之美。
  5. 随着时代变迁,“蛮夏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跨地域、跨族群的文化现象。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蛮夏”的假设性理解编写的,并非实际存在的固定用法。如果你有更具体的语境或需求,欢迎进一步说明!

分词解释

mán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2 愣,强悍:一味~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4 方言,相当于“很”:~好。

xià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2 中国朝代名:~代。~历。3 指中国:华~。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