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543-578)的拼音、解释、组词
宇文邕(543-578)的简介:
yǔ wén yōng (543-578)
即“周武帝”。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公元560年即位后,堂兄宇文护专权。572年杀宇文护后亲政。禁佛道两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还俗,向国家纳税服役。577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为隋朝的统一奠定基础。
即“周武帝”。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公元560年即位后,堂兄宇文护专权。572年杀宇文护后亲政。禁佛道两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还俗,向国家纳税服役。577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为隋朝的统一奠定基础。
- AI解释
宇文邕是北周时期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的全名是宇文邕(公元543年—578年),字孝伯。他是北周第二代皇帝宇文觉的儿子,母为元皇后。他于560年即位,成为第四位皇帝,并且在他的统治下,北周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对内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他还多次出兵进攻南方的陈朝,意图统一中国。
详细解释:
- 宇文邕:北周第二代皇帝(560—578年在位),字孝伯,是西魏政权创始人宇文泰和元氏皇后之子。
- 在其统治时期,北周国力显著增强,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制。他不仅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还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这在当时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进步举措。
- 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宇文邕以其强硬的手段统一北方六镇,并与南朝进行多次战争,虽然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大业,但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造句:
- 在宇文邕的统治下,北周国力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 宇文邕以他非凡的政治才能,成功地进行了多项改革措施。
- 尽管宇文邕未能实现全国统一的梦想,但他仍被后世视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
-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宇文邕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 宇文邕在位期间,北周与陈朝之间爆发了多次大规模战争。
分词解释
宇
yǔ
1 屋檐,泛指房屋:~下(屋檐之下,喻在他人庇护之下)。屋~。庙~。~宙(a.屋檐和栋梁;b.空间与时间;c.天地)。2 国土,疆土:故~。3 整个空间世界:~内(指天下)。玉~。~航。4 风度,仪表:眉~(指人的样子,仪表)。器~轩昂。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